成都大熊猫保护研究会欢迎您!
 
 

《“两岸大熊猫保育教育研习营”参访嘉宾来信》

来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作者:图/文:卿娟时间:2013-08-26 15:07:47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新设的大型公众科普教育项目“熊猫讲堂”第二期,“台湾专场”-“两岸大熊猫保育教育研习营”,自本月18日结束至今已经五天了。各位嘉宾回台湾后对此次活动依旧回味无穷。作为此次活动参访嘉宾之一的台湾桃园大溪内栅国校校长、台湾中小学校长协会理事、台湾师大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博士桂景星,代表所有参访嘉宾,通过邮件寄给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一篇名为《撞见大熊猫•直白表感谢:那一年夏天,我们在成都与大熊猫的美好邂逅》的文章,以表达各台湾嘉宾对此次参访交流活动后,对大熊猫等濒危珍稀物种保育公众教育方面的体会。


1.jpg


  此次“台湾专场”的活动主题为“两岸大熊猫公众保护教育研习营”,其目的是“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之理念,开展两岸生态文明领域交流与合作,携手共建生态美好家园”。双方相互交流在开展大熊猫等濒危珍稀物种保育公众教育方面的经验与成就;研讨国际在大熊猫等濒危珍稀物种保育公众教育方面的发展趋势;分享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成果,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原文如下(略有删减):


撞见大熊猫‧直白表感谢

那一年夏天,我们在成都与大熊猫的美好邂逅

桂景星

2013.08.21

 

  2013 年八月,受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的邀请,奔赴千里外的天府之国进行交流研讨。这一趟丰硕的大熊猫故乡参访见识行旅,令我毕生难忘。可爱的大熊猫、迷人的大熊猫、黑白的大熊猫、贪吃的大熊猫、野性的大熊猫、领域的大熊猫、近绝的大熊猫、国宝的大熊猫…。这些铭印在脑海里的见识形象,成为此行研习参访的重要收获,也奠定我在日後成为大熊猫繁育保护拥戴者的正当理由。

 

一、撞见大熊猫
要看见「解说」(interpretation)的真髓,就必须明白Reveal, Relate,Provoke 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正足以充分covery「解说」的内涵意义。Reveal 是「展示、展现」,要能以快乐氛围的传播者、展示愉悦的氛围;Relate是「叙述、相关」,与听众产生关连性;而Provoke 则是「激发」,激励引导出好奇心。(周儒,2009.03.03,课堂讲述)台湾环境教育大师周儒2教授的这一段课堂提点,成为我理解生态环境教育解说的三把钥匙。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不同於一般的学校课堂教学,它是户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的场域空间,是探索教育(experimentaleducation)的体验学习,是休闲教育(leisure education)的感性铺陈,更是团康教育3(GRA. education)的情境营造。而关於环境教育的户外探索休闲团康体验感受,都充分透过Reveal, Relate, Provoke 的三个解说层次,真实体现于成都此行八天研习参访的行程里。

(一)Reveal「展示、展现」   此次研习参访,首先由成都大熊猫公众教育研究会秘书长阎虹女士主持,邀请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侯蓉女士从学术科学实践观点,进行大熊猫繁育研究田野调查成果的整体性汇报。在如此深入浅出的说明展示後,让参访者都有了豁然开朗的深刻印象。侯蓉主任藉由学术证据的研究成果,介绍成都数十年来在大熊猫保育方面的发展历程与成果,适时为我们Reveal(展示)了大熊猫何以如此珍贵的情感理由。而这样的短短简报说明,却是侯蓉主任与历位革命前辈包括被昵称为「熊猫爷爷」的基金会顾问张安居老先生,以及被昵唤为「熊猫爸爸」的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先生等,他们在奋不顾身投入抢救大熊猫与研究繁育大熊猫的数十年岁月积累下,所得到的珍贵成果。这样的用心尽情努力,「展示」了成都熊猫之都的人文韵味,也勾勒出爱护保卫大熊猫生存的两岸情谊。
另一个让访者感兴趣的展示,大会也邀请科普教育部主管许萍女士就环境保育公众生态教育实践课题进行汇报。许萍女士以其海外生态旅游研究硕士的学术背景,投入成都大熊猫公众生态教育的课程规划实践,这一方面不禁让我心头拍案叫好,也为大熊猫故乡的环境教育生态解说实践,有了全新的肯定理解。许萍女士借着教育活动的实践成果,介绍成都近十年来在大熊猫等濒危珍稀物种保护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适配地为我们Reveal(展现)了大熊猫何以必须珍贵保护的行动理由。而如此的简短汇报说明,与台湾代表林九牧校长的「环境教育在台湾」回应简报内容,更有两岸异曲同工的教育情理。

(二)Relate「叙述、相关」   令人心情激动的,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的体验参访。藉由身历其境、心历其境的探索感受,以及户外踏察、休闲团康的生态旅游,让研习参访者能够深入竹林丛里,走近大熊猫与小熊猫的生活起居空间,真实而零距离的成为基地一员,为这群珍奇宝贝们洗手做窝窝、动手洗竹笋、穿衣再靠近、经验再惊艳…。

如此「身在自然」的体验参访,成功地铺陈了环境教育解说的第二把钥匙:Relate(叙述);以亲身五感的浸润,以人味故事的营造,为研习参访者「叙述」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做为未来野放归林前的基地处遇,以及大熊猫如此「活生生」的珍稀国宝,牠们的生老病逝食衣住行。如此的生态解说叙述,自然成功地打开了研习参访者的心房。

更令我惊艳的,是位於都江堰地区的「熊猫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野放中心」,一个占地数千亩的野溪峡谷「野放中继站」美好所在。这一个2011年底始完成第一期建设,未来计画将放养30-40 只大熊猫,以及50-100 头小熊猫伴生动物的野放中心,在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副主任费立松先生等领导擘绘下,让研习到访者对此处如有来到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自然绮丽感受。尤其未来二期建设内容包括学术交流中心、繁殖兽舍、青少年生态教育体验村、多功能电影院、科研室观察站、环山高架栈道、野化训练场等项目逐一完成後,必然可以跨步承担科研环教与生态旅游等任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访当日承费副主任在落羽松林下设座接待,如此「心在自然」的交流情谊,环山傍水成功诠释了环境教育生态解说贵在Relate(相关);是进入大熊猫的心情,坐上大熊猫的山林,才能深刻理解并叙述与大熊猫相关的感动心境。

(三)Provoke「激发、内化」
从参访行前的浑沌未知,到参访行脚的深刻惊艳,再到参访回台的关怀爱护。这一趟成都「熊猫讲堂」在推动两岸大熊猫公众保育教育研习的成果,是难以言喻的丰硕与美好。换言之,此次研习营承办单位包括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及成都大熊猫公众教育研究会,三者确实掌握了环境教育生态解说的第三把钥匙:Provoke(激发),让每一位访者在受到接待单位深情规划洗礼後,据此「激发」了对大熊猫如此珍稀国宝动物保育的浓烈意识与深厚情感;也因而「内化」为自我期许终身成为大熊猫守护天使的生态保育良善意识。

台湾作家陈文茜4(2013)曾说:「每个人都需要一段纽约的故事。阅读,没有句点。也因为阅读,使我的纽约之行没有了句点…。」我想陈文茜一定没有到过大熊猫之都,不然她将赞同我的想法:「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成都大熊猫的故事。」然而,我也赞同陈文茜关於旅行阅读的观点;成都行旅返台後,望着桌案上那一对可爱迷人的大熊猫玩偶,摊开丰厚的大熊猫专书、旅行导览图、旅程明信片、景点纪念物…,我开始了自己关於成都大熊猫见识行旅的「深度阅读」;而这样的阅读经验,让我更惊艳於两岸交流情谊长流的人味感动,使我的成都大熊猫之行没有了句点。透过行千里路且读百卷书的行仪,我相信同行者已将大熊猫与川蓉地景,成功地Provoke(内化)为心灵自生力量。而凝聚成「太阳神鸟5」的璀璨辉煌图腾,为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再创新页。

 

二、直白表感谢

  无法言语形容基金会干部们如何能对参访团接待所做出如此极致细腻的导览照护。从精进研习对话到食住行,无一不贴近我们的情感想像与理性需求。从第一晚在双流机场接机蓉城初相识,到最後一天中午回到机场送行期待再相会;基金会干部们给予我们的「直白」深刻感觉,在於您们从未把远行的我们奉为「客人」接待,而是真性情地当成「家人」呵护。如此宾至如归的深刻感受,同行包括黄理事长立文、张理事长荣辉、郑理事宝莲、李理事有家、王科长永进、钟督学巧如、何教授茂松、黄总监泰瑞等台湾参访团众领导们,以及全体新北、台北、桃园等地校长主任教育参访夥伴们,均皆已多次异口同声表达浓郁深厚的谢意,却还无法还及十分之一。

在八天的知性感性参访行程里,基金会上下所有工作干部们都齐心拼干,让奔赴远方的我们从来没有离家的乡愁。回顾其细致人味且体贴入微的亲民作风,以及符应熊猫讲堂公众教育的研习行程,凸显了基金会正是走在正确积极的教育大道上,为两岸大熊猫繁育如此严肃的公众教育课题,发挥正向美好的教育效果。

此行参访,除了受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大熊猫公众教育研究会等邀请组织领导们的热情接待,也得到四川省台办、四川省旅游局、成都市台办、成都市科协等领导单位的鼎力支援。让访者见识到国宝级珍稀动物大熊猫以及小熊猫在大陆当局最高规格重视下,倾国家之力来繁育保护这些生存在世上已有八百万年进化历程的奇迹生物。在科学化、组织化、国际化、系统化的研究繁育策略下,大熊猫族群数量正朝着可以期待的方向稳定成长着,着实让人心情激动。如今更藉由繁育研究基金会的悉心规划,在体验(Experimental)、展示化(Reveal)、叙述化(Relate)、激发化(Provoke)的生态解说思维下,朝向公众教育的正确道路积极推动;让珍贵国宝动物的繁育保护与当今环境教育潮流二者紧密契合,正是成都做为大熊猫故乡之都的必为与当为!

期许能以「直白」表感谢,实在是八天熊猫之都参访行旅,让到访者有深刻学习与研讨见识;特别是在大熊猫生态保育研习课题此一「主学习」的成功基础上,还扩大了对於熊猫之都成都人文历史参访课题此一「副学习」的丰硕收获,也更激发了对於两岸人文交流人际交谊课题此一「辅学习」的意外惊艳。如此丰厚的行旅感动,如何以寥寥言语表露?即便是陈之藩在〈谢天〉一文中直白的提过,要感谢的人太多了,那麽就谢天吧。而我最要感谢的是上苍给了大熊猫如此活路生机,感谢悠悠岁月里为大熊猫及珍稀动植物保育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事实上,我提议「直白」表感谢,也正是用以回应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口头禅:「一家人不说两家子客套话」的交流情谊。

参访研习见识旅程归来之日,巧的是台北木栅动物园里,万众瞩目的熊猫宝贝「小圆仔」也急着睁眼看看这个有情大千世界。回台以後,每每忆及成都行旅的研习教育见识闻问,总庆幸有此一行拨正弥补个人对於大熊猫生活世界的诸多偏见谬误,也紧密连结起做为教育工作者自我对大熊猫生态教育的更多实践想象。而「熊猫讲堂」正是一个深耕内地学子教育、拓展两岸学人交流的重要关键平台!「撞见大熊猫‧直白表感谢」---尔後不相见的岁月里,总会忆起那一年夏天,我们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工作干部们的美好邂逅。让我们祝愿「熊猫讲堂」持续扩大公众教育的品质,成为两岸共同守护大熊猫国宝的生机平台,为这一群神秘而迷人的「神州造化」,共谱长久可期的美好存有契机。

 

※注:本文初稿经中华两岸大熊猫关怀保育交流协会理事长黄立文女士、新北市中小学校长协会理事长张荣辉先生等二位参访团正副团长检视後,提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大熊猫公众教育研究会等,敬表深刻感动与衷心感谢。
1、本文作者系台湾桃园大溪内栅国校校长,台湾中小学校长协会理事,台湾师大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博士,2013 年「熊猫学堂第二期」两岸大熊猫公众教育研习营台湾参访人员。
2、周儒恩师系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自然资源学院环境教育环境管理博士。个人有幸於研究所攻读期间,近身体验跟随周老师的「环境解说」课程研究,启发个人对於环境教育与学校办学的重大意识。
3、团康教育(Group Recreation Action)是台湾特有的活动课程教育形式,此行惊艳于成都大熊猫基金会团队办理研习课程的行仪调度接待举止,虽未言明是团康教育的营造实践,实已运用团康教育於无形。
4、陈文茜(2013)。十七年的旅程。载於时报周刊,No. 1825,3-4。
5、金沙「太阳神鸟」金箔於2001 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系距今约三千多年前古蜀人对太阳神崇拜的艺术表现形式。金箔中间为十二道顺时针放射光芒的太阳图案,四周围绕的是四只逆时针展翅飞翔的神鸟图腾。「金沙太阳神鸟」从大陆1700 余件竞逐标志中拔筹,於2005 年8 月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代表标志,且同年10月搭「神州6号」太空船遨翔太空。(资料来源: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据此,我所昵称之「太阳鸟神」图腾印记乃成为蓉城此行大熊猫行旅印象的总体表徵。
6、张理事长荣辉兄亦为台湾中小学校长协会创会理事长,现为该会荣誉理事长。此行即是荣辉吾兄的厚爱机会给予,让我能追随张理事长等台湾领导们同行奔赴成都,并在如此深情感动中,与大熊猫结下一辈子的美好因缘许诺。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 参与活动
电话:028-87677751 E-mail: pandafoundation@panda.org.cn
版权所有:成都大熊猫保护研究会 蜀ICP备11014411号
合作伙伴